找到相关内容1067篇,用时10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吾爱吾教亦爱吾国

    那,安僧持法:“佛法得世法而兴,世法待佛法而治。”此理易明,了如指掌。果能合全国寺产自动创办佛化教育,教育佛心人材,非但救教,亦可救国,既可免外人有觊觎之心,又可作自利利他之弘业!奈何执迷者固未自悟,...

    慈航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1191270769.html
  • 崆峒山寺院历史简介

    衰落的原因有三:一是僧才不足;二是佛法与世法日渐相离;三是佛法教育未能普及。此后,郑浚便联络同仁,发起倡议,集资筹款,针对佛法衰落三原因而做三事。一是将崆峒佛事活动中心从崆峒山移到人口集中的平凉城,便于佛法能直接面对民众,使佛法与世法两不相离;二是从南方佛教活跃区请高僧来平弘法;三是与佛经流通中心直接联系,输入法本经书,普及大众。由于郑浚等人的倡导策划,很快便在平凉市东大街建起一处佛教寺院,称佛籁...

    不详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08/09435189285.html
  • 大乘佛教孝观的发展背景

    大乘的信仰结构或系统有关,而且与大乘崛起的原因也有密切的关系。大乘佛教的信仰结构与早期佛教部派(sectarion Buddhism)的信仰结构有相当明显的区别,前者是出世法与世法并重的一种信仰系统,而后者基本上只侧重出世法的信仰法。因此在新派佛教的经典中,主要的讨论课题都是如何出家,放弃世俗生活的出世修行法。大乘佛教以后出佛教学派的姿态提出出世法与世法并重的信仰方法绝对不是没有历史原因造成的信仰...

    古正美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133959358.html
  • 正信甘露--阿秋仁波切开示

    避免无常的规律。而当你看到宇宙万物也会毁灭的事实与本性后,要放下对世法的追逐与执著,它对我们毫无意义啊!   由六道所构成的芸芸众生,有谁能够避免生、老、病、死的规律?有谁可以远离求而不得,怨憎相会,与爱别离的痛苦?又有谁可以遭受到这一切后,仍然觉得生命不是危脆和难以决定的?故当你观察到一切众生的寿命无常后,要放下对世法的追逐与执著,它对我们毫无意义啊!   众生的生命如此无常,贤圣的存在与消失亦...

    阿秋仁波切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110242748.html
  • 人间的佛教提倡“人间佛教”的逻辑及其意义

    因而,人间佛教的强调人世间的世俗化发展,是否会遮蔽了佛教出世向度的基本教旨,而淡化了佛教指向出世超越的奈教特性的体现呢?   事实上,自太虚大师即注意到了,在突显佛教人间性及其与世法之共性的同时,还要注重与世法不共的特质。佛教的特质很重要的方面就是有与世法不同的出世间法。世间和出世间,不仅是佛教义理的平衡结构,还是提供给人世间的一个以出世间缓解世间张力的平衡结构。如果人间佛教的入世形式挑战了世人...

    周齐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1221670902.html
  • 正信甘露------如当头棒般警醒人的开示

    坚固后,势必也会销毁与灭亡,他们虽谓是世间最为牢固的东西,却仍然不能避免无常的规律。而当你看到宇宙万物也会毁灭的事实与本性后,要放下对世法的追逐与执著,它对我们毫无意义 由六道所构成的芸芸众生,有谁能够避免生、老、病、死的规律?有谁可以远离求而不得,怨憎相会,与爱别离的痛苦?又有谁可以遭受到这一切后,仍然觉得生命不是危脆和难以决定的?故当你观察到一切众生的寿命无常后,要放下对世法的追逐与执著,它...

    佚名

    |论坛精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124176657.html
  • 正信甘露

    放下对世法的追逐与执着,它对我们毫无意义啊!   由六道所构成的芸芸众生,有谁能够避免生、老、病、死的规律?有谁可以远离求而不得,怨憎相会,与爱别离的痛苦?又有谁可以遭受到这一切后,仍然觉得生命不是危弱和难以决定的?故当你观察到一切众生的寿命无常后,要放下对世法的追逐与执着,它对我们毫无意义啊!   众生的生命如此无常,贤圣的存在与消失亦同样无常。曾经有多少师佛和不可思议的智者已获四大自在,...

    正信|甘露|佛法|慈悲|智慧

    http://www.fjdh.cn/wumin/2014/03/112909325509.html
  • 禅门《陈情表》一篇——题洞山《辞北堂书》后

    报恩愿力的弘深。惟其有此誓愿,大师不只是成就了无上之佛道,而且还亲创禅门曹洞一宗。 此外,站在语言文字的角度上讲,洞山禅师的两封辞亲书,均援引了外典,也不违世情。诸如上信中之篇首由世法入题而...书圆融世出世法,非特于开示世人饶有益处,也显现了“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的义趣。 也许由于洞山禅师的师承原因,曹洞一宗在修出世间法的同时,兼融了世法的某些合理因素。他所创立的“五位君臣”...

    企愚:

    |孝亲|

    http://www.fjdh.cn/article/2006/09/0933225600.html
  • 禅门《陈情表》一篇--题洞山《辞北堂书》后

    语言文字的角度上讲,洞山禅师的两封辞亲书,均援引了外典,也不违世情。诸如上信中之篇首由世法入题而谈,且援用儒典《孝经》中“虽日用三牲之养,犹不孝也”之语,足以见到大师在修证佛法时,并不违世法。在《后...师承原因,曹洞一宗在修出世间法的同时,兼融了世法的某些合理因素。他所创立的“五位君臣”法门,未免不从云岩所传授的《宝镜三昧歌》中受到某些启示和影响。从他的辞亲书中重孝行这一点,即可从《宝镜三昧歌》中找到...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351740416.html
  • 禅门《陈情表》一篇——题洞山《辞北堂书》后

    在语言文字的角度上讲,洞山禅师的两封辞亲书,均援引了外典,也不违世情。诸如上信中之篇首由世法入题而谈,且援用儒典《孝经》中“虽日用三牲之养,犹不孝也”之语,足以见到大师在修证佛法时,并不违世法。在《后...的师承原因,曹洞一宗在修出世间法的同时,兼融了世法的某些合理因素。他所创立的“五位君臣”法门,未免不从云岩所传授的《宝镜三昧歌》中受到某些启示和影响。从他的辞亲书中重孝行这一点,即可从《宝镜三昧歌》中...

    企愚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590842134.html